壽喜燒

壽喜燒

在日式料理店或火煱店吃壽喜燒,通常都不便宜,甚至乎要額外加錢。其實,做壽喜燒又有何難? 只要家中有日式料理三寶便行!

所謂日式料理三寶就是: 日式醬油(我用萬字醬油)、味醂和日式料理酒(如銀根鬆動,用清酒也可)。

做壽喜燒很方便,又健康,材料以蔬菜為主,種類比吃港式火煱少,全部都可在超級市場買得到。

煮一鍋壽喜燒,半小時內便可完成,非常適合繁忙或懶惰時食用 ;-P

壽喜燒好吃的秘密,在於汁料幾乎不加清水,純粹由日式醬料和新鮮蔬菜肉類肴製而成,所以壽喜燒的湯汁特別香醇清甜,大家不妨試試。

心得分享

  • 材料可按時令和個人喜好而選用,但一定要使用大量高水份且煮的蔬菜,不然就會有湯汁不足的問題,甚至有可能燒焦鍋。建議可使用各款綠葉蔬菜(如娃娃菜、紹菜、大白菜、生菜、椰菜/高麗菜等)、根莖類的瓜菜(如甘筍、白蘿蔔、冬瓜、翠玉瓜、南瓜等) [需切薄片,可令其於短時間煮軟]、番茄、豆腐等。
  • 建議多菜少肉,肉類選一至兩款就足夠,以免味道混雜。避免使用香腸丸類等高鈉、多味精、多添加劑的食品,會破壞湯汁清醇的味道,而且不利健康。
  • 因為鍋的大小不同、蔬菜種類和份量不同,加入了以下的汁料後,味道未必完全合你口味。故可在上桌時一起試味,酌量調味。
  • 最好先享用壽喜燒煱內的食物,然後才陸續加入餘下的食材,邊煮邊吃。吃了幾趟後,湯汁雖然匯聚了許多食物精華,但因為用了肥牛同煮,湯汁都頗肥膩,不宜加飯或麵同煮。故此,如要吃麵飯,最好在未有太多肥油時便煮來吃。

材料

  • 肥牛片   1磅
  • 娃娃菜/紹菜   1-2棵
  • 大蔥   1棵
  • 洋蔥   1/2個
  • 靈芝菇/蟹味菇   1包
  • 甘筍   1/2條
  • 芋絲/蒟蒻絲  1包
  • 牛油/奶油   適量
  • 雞蛋   每人1隻

汁料

  • 原蔗糖/砂糖   3湯匙
  • 日式料理酒/清酒/米酒   1湯匙
  • 味醂   3湯匙
  • 日式醬油/萬字醬油   3湯匙
  • 熱水   1-2湯匙 / 少許

做法

  1. 洋蔥剝皮切絲。大蔥撕去老硬部份,沖洗乾淨,打斜切片。甘筍洗淨,去皮,打斜切片。娃娃菜垂直剖半, 撕出外圍葉片,保留芯部,切去乾硬的蒂部;葉片切塊,分別跟娃娃菜芯沖洗瀝乾。靈芝菇切去根部,撕成小束,沖洗瀝乾。芋絲解開。
  2. 拌勻原蔗糖、日式料理酒、味醂和日式醬油為汁料,備用。
  3. 燒熱砂窩後,轉小火,加入牛油,待其融化後,加入洋蔥絲,炒至開始轉軟,加入大部份的大蔥片一同炒香。把洋蔥和大蔥撥在一旁,加入數塊肥牛片,以少許汁料炒至肥牛片轉色,隨即挾起備用。 翻炒洋蔥和大蔥,吸收牛肉精華。
  4. 把娃娃菜葉加入砂窩中,再分別鋪上甘筍、靈芝菇、娃娃菜芯、大蔥、芋絲和肥牛片。再次拌勻汁料,均勻地倒入鍋中。碗中的原蔗糖可能未必能倒入,可加入少許熱水沖開,倒入鍋中。蓋上鍋蓋,中火煮10分鐘。然後加入起鍋時炒至半熟的肥牛片,蓋上鍋蓋,小火續煮1分鐘。
  5. 原鍋上桌,以小火邊煮邊吃,圍爐共吃。打發雞蛋,以蛋液沾裏剛熟的牛肉吃,份外香滑。

 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*